•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植物保护专栏>>技术服务>>病虫情报

切实加强夏秋玉米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

2025-08-22 15:25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站
【字体: 打印

当前我区夏玉米大部处于拔节至喇叭口期,秋玉米陆续播种,进入8月,草地贪夜蛾陆续回迁为害,田间玉米生育期复杂,桥梁田块多,高温高湿天气等均利于草地贪夜蛾繁殖为害,各地要密切加强监测调查,切实指导做好夏秋玉米草地贪夜蛾防控工作。

一、发生情况

当前草地贪夜蛾在我区玉米种植区普遍发生,截至820日统计,全区有82个县(市、区)调查发现草地贪夜蛾发生为害,累计发生面积174.8万亩次,同比上年减少5.2%,与常年基本持平。

(一)性诱捕器和高空灯监测情况。7月以来全区性诱捕器和高空灯监测表明田间蛾量较高,全区4250 套性诱捕器共诱获成虫7385头,岑溪、藤县、金秀、灵山、金城江、都安、宜州和平果等地诱捕量较高;8月3-5日蒙山县高空测报灯分别捕获成虫456头、1052头和1859头。

(二)田间调查情况。近期调查,全区草地贪夜蛾幼虫虫口密度平均10.1头/百株,被害株率平均16%,同比上年和常年均略高;蒙山、藤县、苍梧、北流、浦北、田东、凤山、都安、宜州、兴宾等桂东南、桂西北、桂中和桂西等玉米种植区草地贪夜蛾虫口密度较高,局部田块百株虫量超过30头、被害株率超过40%;近期平果个别田块百株虫量高的120头,八步区个别田块被害株率高的88%。草地贪夜蛾即将进入发生为害盛期。

二、监控意见

1. 加强监测调查,实时掌握虫情发生动态。各地坚持做好田间调查,加强信息报送,充分利用好高空测报灯和性诱监测诱捕器等设备,准确掌握虫情发生动态,及时发布农作物病虫情报,明确低龄幼虫发生高峰最佳防治窗口期,指导农民科学防控。

2. 坚持科学防控,推进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成虫发生期使用灯诱、食诱剂等诱杀;产卵初期人工释放螟黄赤眼蜂、夜蛾黑卵蜂等天敌灭卵;幼虫低龄阶段优先选用苏云金杆菌、球孢白僵菌和金龟子绿僵菌等生物制剂防治;化学防治可选用四氯虫酰胺、氯虫苯甲酰胺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等,抓住低龄幼虫最佳防控时期,对连片发生区实施统防统治和联防联控,对分散发生区实施重点挑治和点杀点治,注重轮换用药、交替用药,延缓抗药性产生,提高防控效果。


    访问统计 | 站点地图

    注:本网为政府公益性网站,转载文章是为“三农”提供免费信息咨询。如所转载文章的作者或单位不同意转载,请与我中心联系。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电话:0771-2182500、2182501
    承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信息中心 电话:0771-2182857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青山路8号(530021)

    桂ICP备19006652号 网站标识码:4500000028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