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晚稻前期病虫发生概况
我区晚稻前期主要病虫总体发生程度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偏重,发生面积约475万亩次,主要病虫害有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同比偏重,其它病虫同比持平到偏轻,其中,稻飞虱主要在桂南、桂东北局部稻田偏重发生,稻纵卷叶螟在桂南局部稻田偏重发生。
1、稻飞虱。灯下诱虫情况:灯下诱虫量同比明显偏多,统计灵川等35个县(市、区)8月6日至20日15天灯下总诱虫量为111183头,是上年同期的9.52倍;褐飞虱比例同比偏高,为85.59%(上年同期为72.59%);主降区在桂东北、桂南、桂西北、桂中个别稻区,灵川(75317头)、浦北(10473头)、宜州(7232头)、鹿寨(3947头)、融水(3380头)和兴安(3288头)6县站共诱虫103637头,占总诱虫量的93.21%;其余单个县站诱虫总量为5~1377头不等。田间发生情况:田间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偏重,发生面积约150万亩次,桂南、桂西、桂东北局部稻区发生相对较重。系统田调查:统计资源等21个县(市、区)8月16日至20日系统田百丛平均虫量为310.4头,同比增加52.5%;桂北、桂东南及沿海个别系统田虫量较高,百丛虫量最高达5218头(凤山)、3625头(兴安)、2120头(容县)。大田普查:百丛虫量一般312~859头,高的1180~1678头,个别田块高达2430头(容县)、2406头(港南)、3680头(靖西)、7800头(隆林)、8000头(博白);其他稻区百丛虫量一般65~348头。
2、稻纵卷叶螟。晚稻前期总体发生程度为中等偏轻,发生面积约90万亩次,同比偏重。各地调查,当前田间亩蛾量一般25~279头,高的481~1750头,个别田块高达3700头(宾阳)、3870头(钦南)、8666头(右江);百丛幼虫量一般3~38头,高的52~140头,个别田块最高364头(合浦)、325头(钦北)、320头(隆林)。桂东南及沿海局部稻区发生较重,大田幼虫百丛平均密度高达243头(合浦)、323头(陆川)。
此外,水稻纹枯病、水稻钻蛀性螟虫、稻瘟病、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水稻蚜虫、稻叶水蝇和鼠害等在局部田块也有不同程度发生。
二、 晚稻中后期主要病虫鼠发生趋势
综合分析晚稻前期病虫发生概况、农情特点和气候等因素,预计晚稻中后期病虫总体为中等偏重发生。
1、稻飞虱。发生程度中等偏重局部大发生,发生面积约710万亩次。全区普遍发生,重发区在桂东北、桂东南稻区及桂南、桂西局部稻区。
2、稻纵卷叶螟。发生程度中等局部中等偏重,发生面积435万亩次。全区普遍发生。
3、水稻钻蛀性螟虫。三化螟:发生程度轻局部中等偏轻,发生面积40万亩次。二化螟:发生程度中等,发生面积220万亩次,桂林市、南宁市部分稻区及百色市、崇左市局部稻区发生相对较重。
4、水稻纹枯病。发生程度中等偏重,发生面积695万亩,全区普遍发生。
5、稻瘟病。发生程度中等偏轻局部中等偏重,发生面积215万亩次,历史病区及种植感病品种较多的稻区偏重流行的几率较大。
此外,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等细菌性病害、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稻曲病、大螟、台湾稻螟、稻瘿蚊、粘虫、蝗虫、鼠害、福寿螺等有害生物在局部稻区也将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三、监控意见
1、 加强监测调查,及时发布病虫情报。各级农业植保技术人员要按照“天天调查,五天一报,重大病虫灾害实时上报”工作制度,深入田间调查,在做好常发病虫调查的同时,注意突发性病虫监测,及时掌握病虫发生动态,准确发布病虫情报,科学有效指导面上防治。
2、 稻株健身栽培,控制病虫发生流行。加强晚稻中后期田间管理,创造不利于病虫发生流行生态环境,增强植株抗病能力,减轻为害损失。
3、 明确主攻对象,适时开展病虫防治。晚稻中后期主攻对象为稻飞虱、钻蛀性螟虫、稻瘟病、稻曲病,兼治稻纵卷叶螟、水稻纹枯病、跗线螨、害鼠等。各地植保部门应根据当地病虫发生实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防治工作。提倡病虫防控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并重,协调使用各种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实施生态控害,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应急防治推广使用安全、高效、经济、对口农药。
特别注意抓好水稻破口前后病虫防控,破口前7天左右,应施药预防穗颈瘟、稻曲病;破口期稻曲病施第二次药,穗颈瘟如遇频繁降雨天气,或种植感病品种,或病害常发区域,这些穗颈瘟易发田块在破口期也要再施第二次药;钻蛀性螟虫常发田块也要注意做好防控。台风过后,要注意细菌性病害的监控工作。
桂ICP备19006652号 网站标识码:4500000028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