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植物保护专栏>>技术服务>>病虫情报

抓好春季农作物病虫鼠预防工作

2023-03-07 09:35     来源: 广西壮族自治区植保站
【字体: 打印


随着春季气温回暖,农作物病虫鼠将逐步进入侵染、繁殖为害的时段,春播春种之前,把病虫鼠消灭在初发、大量繁殖和猖獗为害之前,是减灾防灾有效的措施之一。各地要因地制宜采取有效措施,特别是要把相关技术及时告知种植大户、广大农民,充分发挥植保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打好全年农作物病虫鼠防治第一仗。

1  农业防治

1.1 清洁田园。及时清除(剪除)蔗地、果园的枯株、残叶(病枝、叶)和烂果,进行堆沤等无害化处理,减少病虫源。

1.2选用抗(耐)病虫品种。因地制宜选用抗(耐)病虫性强的品种,可预防或减轻病虫害的发生。淘汰或避免种植高(易)感病、抗性差的品种,及时轮换种植年限长的品种。

1.3科学催芽。催芽时,要掌握温度和水份,采用适温催芽,高温破胸,低温炼苗的方法,推广高温(36~38)露白、适温(30~35)催芽、降温(20~25)练芽,使种芽达到齐、匀、壮的标准。

1.4 防虫网育秧。用20~40目防虫网或15~20/平方米无纺布全程覆盖秧田育秧,既能有效地阻断稻飞虱入侵秧田传毒,起到预防南方水稻黑条矮缩病等水稻病毒病的效果,且能阻隔预防稻蓟马、叶蝉等为害。

1.5 春灌灭螟。二化螟、三化螟、台湾稻螟等螟虫以幼虫或蛹在作物的基部越冬,其发生为害程度与越冬虫源基数有关,应在螟虫羽化前及时进行春灌灭螟工作。对冬闲田、绿肥田,灌深水浸沤,灌深水浸没稻桩7~10天,冬种田在收获后及时耕沤。对冬闲田及时灌水犁耙沤田,对冬种绿肥田灌23次跑马水,加速稻蔸的腐烂和越冬虫源死亡,减少虫源发生基数。

1.6打捞菌核,减少菌源。在春耕灌水耙沤田时将漂浮在水面的浪渣打捞晒干,集中堆沤、烧毁或深埋,消灭或减少菌源,减轻病害发生,还能减少稻田螟虫基数。

2  化学防治

2.1 春季农区灭鼠   

灭鼠工作应坚持毒饵诱杀为主,一役灭鼠达标;春季重点突击,常年综合防治“策略。因地制宜把害鼠消灭在春季繁殖高峰和猖獗危害之前,特别是旱播秧田,要采用一次性饱和投毒、封锁式投毒灭鼠方法,把害鼠消灭在秧田外围;冬种作物区应在作物成熟收获前投毒灭鼠;甘蔗区应在甘蔗砍收后新蔗种植前投毒灭鼠。

2.2 种子苗床消毒

作物许多病害的初侵染源均来自种子带菌,如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等细菌性病害,稻瘟病等真菌性病害,种子带菌常是作物病害初次侵染的主要菌源。因此做好种子消毒工作能大大减轻这些病害的发生,是一种经济、有效、实用的防治措施。

2.2.1种子消毒

水稻。可用咪鲜胺、咯菌腈、乙蒜素浸种,预防恶苗病和稻瘟病;用吡虫啉、丁硫克百威种子处理剂拌种,预防秧苗期稻飞虱、稻蓟马、叶蝉。秧苗移栽前3天左右施药,带药移栽,可预防本田初期发生的病虫。

玉米。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5%拌种;或甲基托布津50%可湿性粉剂按种子重量的0.6%拌种;或用含有噻虫嗪、吡虫啉、氯虫苯甲酰胺等成分的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预防地下害虫、蓟马、蚜虫、灰飞虱等苗期害虫。

甘蔗新植蔗要进行药剂浸种或拌种,将蔗种浸泡50%多菌灵500倍液中3~4分钟,或浸泡3%~4%石灰水中8小时,或20%石灰水1分钟。

蔬菜选用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或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等药剂拌种。

2.2.2苗床土消毒

蔬菜。采用翻耕土壤,土壤撒施石灰氮、太阳日光消毒等措施可防治枯萎病、根腐病、根结线虫等土传病害。

甘蔗土壤酸性过大的田块,每亩施石灰粉60~70千克,可抑制凤梨病菌的繁殖。

2.3带药移栽,减少大田前期用药。秧田应用赤吲乙芸苔、芸苔素内酯等生长调节剂,培育壮秧。秧苗移栽前2~3天施用内吸性药剂,带药移栽,预防螟虫、稻瘟病、稻飞虱及其传播的病毒病。


    访问统计 | 站点地图

    注:本网为政府公益性网站,转载文章是为“三农”提供免费信息咨询。如所转载文章的作者或单位不同意转载,请与我中心联系。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电话:0771-2182500、2182501
    承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信息中心 电话:0771-2182857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青山路8号(530021)

    桂ICP备19006652号 网站标识码:4500000028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