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土壤肥料专栏>>新闻动态>>新闻快报

广西日报:抓出特色抓出经验 彰显广西“三普”担当

2022-12-21 10:20     来源: 广西日报
【字体: 打印

抓出特色抓出经验 彰显广西“三普”担当

——自治区土壤普查办推进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综述

广西日报2022-12-20 ■

自治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人员到上林县指导试点工作。


核心阅读

土壤普查是一项重要的国情国力调查,也是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根据国家统一部署,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以下简称“土壤三普”)于2022年开展试点,2023年至2024年全面铺开,2025年汇总普查成果。

2月22日,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会议暨全国土壤普查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自治区党委、政府迅速落实,立即组建了自治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其办公室(以下简称“自治区土壤普查办”)设立在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今春以来,自治区土壤普查办严格按照“统一领导、部门协作、分级负责、各方参与”实施方式,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广西经验”。

一 强领导优机制 形成工作合力

广西把土壤三普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抓好抓实。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会议暨全国土壤普查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后,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作出批示,要求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压实各级主体责任,扎实推进相关工作。自治区政府主要领导亲自审定工作方案,实地调研指导,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部署推进。

4月12日,自治区政府下发《关于开展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的通知》,对全区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进行部署,并明确了土壤三普试点工作时间表:2022年开展试点,2023—2024年全面铺开,2025年完成成果上报。同时,公布了广西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领导小组名单,负责全区土壤普查的统筹协调、重大问题研究和决策。

与此同时,自治区土壤普查办加强与广西大学、广西农业科学院、广西国土测绘院、广西林科院等科研教学单位协同作战,建立专家服务指导制度,制定了质控、督导制度。自治区将土壤三普工作试点第一块阵地上林县的试点工作作为重中之重,下定首战必胜之决心,与南宁市及上林县和相关机构,注重上下联合、密切沟通协作,研讨座谈近10次,做到科学编制方案,建立任务清单,落实持证上岗,共同谋划实施试点工作,形成了自治区、市、县三级合力共抓试点工作的态势。

二 抓“天时”早谋划 跑出“广西速度”

按照国家土壤三普工作部署要求,试点县上林要布设687个样点(表层样点665个、剖面样点22个)。其中,有200多个点位位于水稻田中,面临“双抢”时节与农民采收冲突的问题,时间紧,任务重。

在推进试点过程中,广西突出“早”字,狠抓工作落实。一是早部署安排。4月初,挂牌成立自治区土壤普查办,抽调30人全脱产集中办公,制定多项技术方案,对接土壤三普及试点工作;二是早组建队伍。自治区、南宁市、上林县三级联动,从5月开始筹建试点外业调查采样队伍。同时,及时组建自治区级技术专家组进行技术指导;三是早开展培训。先后举办试点工作业务培训、样点校核培训、外业调查采样技术培训,线下实训合格后再发证,实操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此外,试点工作的技术、物资、经费、宣传等各要素一并跟进,通过实行“挂图作战”、开辟招投标审批“绿色通道”等工作模式,清单式推进试点工作,创造土壤三普的“广西速度”。

采样期间,针对雨水多发期,采取根据不同乡镇天气预报状况及时调整采样时间或更换采样区域灵活应对方式。其中,水田表层采样任务赶在水稻“双抢”极短的窗口期间全部完成,比其他省区提早了近20天,是南方水稻区第一个完成水田采样的省份。9月14日,试点外业调查采样任务全面完成,是全国第3个完成试点县外业调查采样的省(区)。11月20日,全部完成含质控样品在内的1032个土壤样品测试化验工作,共分析化验各项指标2.8万项次,样品检测合格率100%。

三 抢“地利”善应对 破解普查难题

此次土壤三普外业调查点较多,分布零散,地形用途不一,没有系统思维,不做好前期调研,势必影响外业调查的顺利开展。

广西对外业调查点进行充分调研,做足地利研判,超期预判,做好三项保障工作。一是校准样点,填好外业调查信息。通过内业预判、外业核实(特殊样点)相结合的方法,仅用5天便完成了试点县样点校核工作;组织力量编制土属与成土母质关系参考表,辅助外业调查工作组准确识别土壤。二是护好样点,确保点位采集样品的质量。为避免水田剖面点地块农民施肥灌水影响样品采集问题,由当地技术员和村干部主动与点位涉及农户进行对接沟通,通过“定点划地补偿”(如在点位周围划定30平方米作为保护区域,防止样点被破坏)等方式,确保点位采集样品的质量。三是移好样点,及时对接修正。针对外业调查过程中出现的移点申请与审批程序复杂等问题,自治区土壤三普办及时与国务院土壤三普办对接协调解决,保障外业调查采样的顺利开展。

四 促“人和”结硕果 打造“广西经验”

各省区都处于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同一起跑线上,基本工作无模式可借鉴,广西在做好国家要求“规定动作”的同时,勇于探索“自选动作”,确保试点工作有序进行。

针对土壤三普专业人才紧缺的问题,广西把人才资源作为推动工作的第一要素,积极探索出“柔性引才引智”机制,吸纳一批区外优秀专家充实到专家库中提供指导服务。鼓励区内高校以“老师+学生”方式参与工作实践,培养技术力量,打造了“人和”优势。

为克服“双抢”时节水田外业作业窗口期短的困难,通过组织党员等精干力量组建突击先锋队,开创“定点划地补偿”“白天采样晚上研讨”“材料立交立审”等工作模式,仅用不到10天时间便完成了200多个水田表层外业调查采样任务,做到不误农时、不误工期、不误进度。

此外,广西还开通了“普查服务直通车”,积极构建“一线技术人员+自治区级专家+国家级专家”的上下联动机制,组织专家进驻采样点现场指导,碰到特殊难题及时连线全国土壤普查办和国家级专家进行“把脉开方”。

一系列组合拳的打出,形成了土壤三普的“广西经验”,试点工作进度走在全国前列。8月15日,广西应邀在农业农村部主办的全国土壤普查超级会客厅作经验介绍。9月6日,广西在全国土壤普查办召开的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试点工作推进视频会上作重点发言,“柔性引才引智”“强力突击抢工期”等经验做法在《国务院第三次全国土壤普查工作动态》上刊发,面向全国宣传推广。

自治区土壤普查办相关领导表示,目前广西正在加紧开展试点工作成果编制,预计12月底完成试点验收和评估。广西将及时总结经验、编制外业调查手册、撰写特色培训教材,进一步完善土壤普查工作流程、普查技术规程和方法,为全区全面开展土壤普查工作奠定基础。

版面图

    访问统计 | 站点地图

    注:本网为政府公益性网站,转载文章是为“三农”提供免费信息咨询。如所转载文章的作者或单位不同意转载,请与我中心联系。
    主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 电话:0771-2182500、2182501
    承办: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信息中心 电话:0771-2182857
    地址: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青秀区青山路8号(530021)

    桂ICP备19006652号 网站标识码:4500000028
    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046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