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值达1亿元!农产品深加工助力古镇焕新
鹿寨县中渡镇是远近闻名的千年古镇,近年来,当地依托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深加工产业,让“田间好物”变“市场俏品”,在带动农民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在广西鹿寨佳佳螺食品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里,记者看到,机械运转不息,9条国内领先的熟制一体制粉生产线正全速运行。大米经过浸泡磨粉、搅拌成型、老化松丝、烘干成品等一系列工序,制成市场热销的螺蛳粉和桂林米粉专用调制干米粉。工人们熟练地将成品打包装箱,这些干米粉将根据订单发往广东、浙江、山东、湖南、福建等多个省市。

随着螺蛳粉产业的蓬勃发展,米粉加工产业链也为中渡镇的稻米打开了新销路。据了解,佳佳螺公司不仅实现年万吨干米粉产能,为柳州螺蛳粉生产企业及螺蛳粉餐饮企业提供符合柳州螺蛳粉地方标准的干米粉,更让村民在家门口端稳“就业碗”,每年可增加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

该公司负责人黄韦告诉记者,他们的工厂于2023年正式开始运营,目前拥有9条生产线,45名员工,都是来自附近村的村民,解决了就近就业的问题。下一步,他们将扩大米粉的产量,远销全国,争取早日实现年销售额2000万元的目标。

除了干米粉,螺蛳粉的“灵魂伴侣”——酸笋与酸豆角产业也在鹿寨县的生态沃土上茁壮成长。“好山好水出好料”,柳州森鲜汇农业有限公司集种植、生产、加工、销售于一体,经标准化流程制成风味独特的螺蛳粉配料,让农户“种得出、卖得好”,直接把中渡的生态优势变成了产品竞争力。

柳州森鲜汇农业有限公司食品安全监督员陆春丽说,他们的笋子和豆角都是从周边农户收购来的,用井水与老酸水配合腌制一个月,真空打包好后,发往深圳、广州、南宁、柳州周边等地。


同样得益于螺蛳粉产业的蓬勃发展,“中渡李记”大米品牌则依托鹿寨县裕泉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种植农户+线上线下销售”运营模式,成功打造绿色生态大米,并获得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绿色食品A级认证。目前,该合作社已发展社员820多户,带动鹿寨及周边超5000户种植户,直接流转土地3000亩,辐射土地80000亩,并在鹿寨县周边设立粮食集中收购点10个,直接与农户或者与多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保价收购协议》,打消农户“价低难卖”的顾虑。“中渡李记”大米厂还租赁中渡镇马安村选果场,每年为村集体经济增加10万元的收入,新增40个就业岗位,真正实现“一粒米”带动“一串富”。


据了解,鹿寨县中渡镇近年来通过落实惠企政策、优化营商环境、推动“一村一品”建设,本地优质资源得以高效转化,产业链不断延伸和增强。目前,中渡镇共拥有6家农产品深加工厂,涉及中渡大米、中渡干切粉、螺蛳粉及其原材料加工等多个品类,年综合产值达1亿元。
鹿寨县中渡镇党委宣传、统战委员李栋华介绍,中渡有很好的绿色生态优势,山好水好,土地肥沃,有万亩良田,通过工业化的思维发展中渡大米产业,引进大米加工厂、螺蛳粉原材料加工厂等企业,从种植、生产到深加工、销售等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