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服务下沉一线,赋能天等粮食产业
为深入贯彻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及乡村振兴部署,天等县以“一县一团”特派员团队为核心,攥指成拳,凝聚强大合力,精准赋能县域粮食产业提质增效。近期,粮食产业组深入各基地一线,聚焦实际问题,精准把脉、靶向施策,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扎实的科技服务,成效显著。
一、聚焦良种先行,示范推广优质新品种
针对天等县主要粮油作物水稻、玉米、大豆等存在的品种抗性弱、增产瓶颈等突出问题,粮食产业组紧扣天等县生态条件与种植习惯,积极引进适用于本地的高产、高抗、优质的水稻新品种十香优郁香、昱香两香优99等,玉米新品种鸿贮128、兆丰505等,大豆新品种桂夏豆109和桂夏豆119,并分别在稻香、洪岭和盛典等村开展试验示范,新品种在抗性、品质和增产效果都比老品种显著提升。特派员们通过设立品种对比试验田、召开田间观摩会等方式,向广大种植户直观展示新品种的生长特性、产量表现及适应性,详细讲解不同品种的栽培技术要点与市场前景。此举有效激发了新品种的产量潜力,并拓宽了农户品种选择视野,为优化本地粮食种植结构、提升单产水平奠定了种源基础。
二、强化装备支撑,推广应用新型农机具
针对天等县山多地少、耕地零星分布的特点,粮食产业组聚焦玉米、大豆等主要粮油作物,精准发力于生产关键环节。为破解传统以手工劳作的播种与选种效率低、效果差的瓶颈,团队重点引进了适用于山地丘陵的小型播种机与高效大豆种子筛选器,这些小型农机装备经济实惠效果好,粮食组的特派员通过在天等镇盛典村等地示范推广,显著提升了播种与选种环节的机械化水平。此举有效提高了种植效率与经济效益,增强了农户种植积极性,为粮油作物生产提质增效提供了坚实的装备支撑。
推广大豆种子筛选器:引入高效大豆筛选机,现场演示其清选、分级功能,之前花几天时间人工筛选的豆种,现在通过筛选机几分钟,量大十几分钟就能选好,显著提升了大豆产后处理效率与商品品质,极大降低了劳动强度和损失率,受到豆农欢迎。

试用大豆、玉米播种机:结合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的需求,组织开展了专用播种机的演示与应用指导。该机械能实现精准播种、合理密植,能有效保障带状复合种植的规范性与播种质量,这些小型播种机小型轻巧,播种效率高,年老体弱的也能使用,且一人一天能播十亩左右,可为推广该高效种植模式提供有效的农机装备保障。

三、普及关键技术,开展带状复合种植培训
围绕重点推广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粮食产业组组织了专题技术培训会。特派员专家采用“理论讲解+现场实操”相结合的方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该模式的配置方式、品种搭配、肥水管理、病虫害绿色防控及机械化作业等核心技术环节,并耐心解答农户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通过培训,有效提升了农户对复合种植技术的认知水平和实操能力,增强了增产增收信心。
四、保障物资投入,发放专用肥料助生产
为改变农户粗放的施肥习惯,针对施肥不科学影响效益、增加成本等问题,粮食产业组精准施策,向示范户免费发放大豆、玉米专用配方肥。特派员同步开展现场教学,深入讲解肥料特性与施用要领,着力推动施肥观念从“凭经验”到“讲科学”、从“撒胡椒面”到“精准滴灌”的根本转变,切实帮助农户实现节本增效与耕地保护的双重目标。
本次系列服务活动,是天等县乡村科技特派员“一县一团”机制效能的具体体现,也是科技资源精准下沉、服务乡村产业振兴的生动实践。通过新品种、新设备、新技术、新物资的综合推广应用,从“良种、良技、良田、良机、良制”深度融合发力,激发蕴藏在农业生产变革中的新质生产力,切实解决了农业生产中的一些实际困难,提升了农户的科技素养和种植效益。通过我们这些服务措施,农民的种植积极性更高了,纷纷表示更愿意种粮了。下一步,粮食产业组将继续因地制宜,做好跟踪服务效果,及时解决技术难题,不断巩固和扩大服务成果,为天等县粮食产业稳产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提供更加坚实的科技支撑。
